高中阶段的“高二现象”

发布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26     浏览次数:


东北师大附中 韩丽

高二年级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这个时期老师和家长对高二学生的关注相对较少,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不管是在学业上还是在人际关系上,都会自我怀疑,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有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时期就是在高二。此结果与国内大部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发现高二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发时期, 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以适应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高二阶段学生心理及生理特征

高一学段,学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包括学习方法的转换、自我的重新定位、人际关系的转变,因此各方面都需要适应。高三学段,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学生未来发展规划的问题,第二是学生将要面临一系列的模考并最终走向高考的情绪处理问题。因此在其他方面显得也比较稳定。但是在高二学段,因为学生对高中的生活比较熟悉,并且对高三的压力也不怎么了解,相对来说,他们心理就比较清闲,因此也就显得极不稳定,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偏科现象严重;人际交往上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回避压力的举动如网瘾、厌学现象突出;早恋现象非常普遍等。这就是高二学生的环境特征。往往在一个学校中,发生事情较多的就是高二学生。

(一)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一生的第二次生长高峰。高二阶段是学生心理品质发育最关键的时期,高二进入了智力成熟期,智力的各种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思维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型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个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更自觉、更深刻,经常关心和考虑有关自己的各种问题,头脑里常出现 “我长得怎样” “别人怎么看我” “我是什么样的人”等问题。他们异常关心自己的形象,热衷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评价自己,然而又不再像童年那样自然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他们常常自作主张,对父母和其他成人的意见故意不加采纳,已表明他们具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同时他们自己的意见却希望得到大人的采纳和尊重;他们的能力还不够充分适应复杂环境,一旦遇到挫折,他们的自我肯定又很容易变为自我怀疑和信心不足。

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处于易冲动阶段,格外敏感,情绪起伏变化很大:时而精力旺盛,时而无精打采,时而信心百倍,时而沮丧胆怯,来自亲人和朋友的真诚的赞扬,可以令他们陶醉不已,一句随意的玩笑话,又可以令他们坐如针毡,情绪起伏剧烈,常常处在自信和自卑两个极端。

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辨证性、批判性相对初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高二学生所学科目的教材理论性提高了,如果要掌握它,这就要求有更高的抽象和概括,更为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同时他们通过高一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上就会试图发表自己的观点,显得比较活跃。并且对于复杂的问题也会要求自己努力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还会要求自己把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的客观现象和认识新事物。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因为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还比较幼稚,对于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而这一现象正是发挥其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的最佳时期。如果能够把握住学生这一特征,就能够在教学中用更高的理论去加以引导。

(二)生理特征

高二阶段学生的性发育已基本成熟,而此时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他们的性意识已经萌发,渴望体验性爱;另一方面,他们又迷茫焦躁,不知道怎样获得性爱,怎样处理两性关系。而此时由于他们对本班同学或同年级同学比较熟悉,从而互相接触,交流,就萌发了恋爱的这种意识。对于生理上已经成熟的高二学生,心理上希望得到爱与被爱,他们对友情的要求扩充对异性,希望能与异性交往。高二学生中间一对一对亲密交往现象在班里不断浮现出,教师和家长都束手无策。这就在提醒教育工作者,高中学生与异性交往的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二、高二学生表现在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在学习方面,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学生成绩分化的分水岭,学生的成绩往往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在这一年里学生必须完成两个转变:第一,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思维开始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经验型水平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理论型水平转变,到了高二年级这种转变要初步完成。第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初中,由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获取知识主要是从教师那里被动接受。到了高一,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对老师的依赖还是比较重。直到高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获取知识一方面从教师那里接受,但这种接受也应该有别于以前的被动接受,它是在经过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另一方面通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学生能否顺利实现这两个转变,是学生成绩能否突破的关键。

高二学生对高中的新鲜感没了,看到高三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高考的冲击,开始意识到时间的紧迫。学习自觉性加强,自学能力提高。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跨越了由初中到高中的一个大的台阶,慢慢适应了高中的学习。高二学生普遍感到学习不再像高一那样吃力。经过几次大考,比较全面地认识了自己的学习实力,那种因考试的成败而大喜大悲的浮躁心理已基本能自我控制。能理性地思考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自己,不怨天尤人。也多多少少摸索出了一些零碎的但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即所谓优生和差生。对优生来说,由于之前学得好,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另一部分学生在一年学习中(尤其是在考试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也在渐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对中下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

三、加强高二阶段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对于高中生来讲,高二学生即将面临着高三的升学考试,难免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恐惧心理,而这种心理直接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有些学生从高一就没有放松心理,以致于到了高二产生更大的压力和恐惧感,严重者将不能继续学习。在这一群体中,女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在高二关键期内,适时的心理疏导必不可少。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老师要根据学生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种种问题,将有关心理学知识和心理保健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和科学地健全自己的心理素质。如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往,学会自控;如何看待“早恋”;如何缓解考试、升学的压力;面对挫折如何奋起等等,同时教师应与学生广泛接触,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通过交流中流露出来的问题再进行正确引导,并且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带领他们学习一些常见的心理放松法,了解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学会自我调节。只有我们做教师的重视和加强心理方面的教育,我们的学生才会在心理健康的状态下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也才会在高二关键期内取得关键的成绩,为高三的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重视做好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疏导工作的同时,还要强化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竞争意识和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至于茫然失措,心理失衡。当然,在这一时期内,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面对着高中生这一活泼的群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高二这一关键时期,在这关键时期内采取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他们走正确的道路。